接下来,若汐攻略网将带你认识并了解三国武力最差武将,希望可以给你带来一些启示。
《三国演义》小说中,为什么感觉东吴比较缺乏一流的猛将呢?

说白了!罗贯中的《三国演义》就是一部反映现实主义题材的小说。光复汉室不仅是刘备的梦想,同时也是罗大爷的梦想。全书秉持“尊刘贬曹”的主体思想,对东吴则更多的是忽视。因此,东吴一系列猛将的表现远不如蜀汉、曹魏精彩。
相比来说,把东吴的最强猛将孙策、太史慈、甘宁等人拿到蜀汉,顶多只能排在五六名的位置。
比如蜀汉的五虎大将。武艺都在东吴诸将之上。
关云长温酒斩华雄、斩颜良、诛文丑,千里走单骑,过五关斩六将;张翼德万军从中取敌首级如探囊取物,长板桥三声怒吼吓退百万曹军;赵子龙出入万军如入无人之境,长坂坡大战一天一夜,斩敌大将五十余员;马孟起渭桥越战越勇,单枪匹马突阵,杀得曹老板弃袍割髯、扯旗包颈而逃;黄汉升老当益壮,箭无虚发,武艺高强,定军山袭斩了曹魏第一大将夏侯渊。
五人,是蜀汉诸将之首,仅次于汉末战神吕布。武艺远胜东吴诸将。
我们再来看看东吴诸将的武艺
神亭一战,孙策与太史慈打得有来有回。后来与刘繇决战中挟死一将,喝死一将。单就这两战的表现来看,战绩非常豪华。但是他缺乏与顶级高手过招的记录。唯一可以定位其武力值的战役,是他与太史慈的打斗。二人的武力值非常接近。
但是,太史慈在后期的表现并不亮眼,合肥之战单挑张辽,七八十合竟然难分胜负。最后甚至被张辽用计,乱箭射死在城下。所以太史慈的武艺,实际上跟张辽等人处于同一层面的。因此孙策的武艺也八九不离十。
再看甘宁,甘宁几乎没有含金量高的斗将记录。唯一一次与一流武将交手,是曹氏宗亲将领曹洪。相斗二十合之后,曹洪诈败而走,诱骗甘宁占据了夷陵城。因此这一战不能证明甘宁的武艺。不过他在濡须口百骑劫曹营的表现相当不错,因此也能把他拉高到一流层面。
总的来说,《三国演义》中东吴武将确实不咋地,最厉害的三位大概只有五子良将水平,或者说略强于五子良将。相比正史,他们并没有被吹捧,反而被罗贯中削弱了,他们的表现还不如正史精彩。
玄德麾下的哪三位武将虽武力不高,却活到了最后?
三国时期,名将辈出,虽然说刘备建立的蜀汉集团最弱,但刘备手下的猛将也不少,比较知名的有关羽、张飞、赵云、马超、黄忠、魏延等,这六人代表了刘备集团武力的最高水平。
但是,这六人中有的在战场上死去了,比如黄忠这样的一流猛将,在刘备伐吴时,被东吴马忠偷袭,一箭射中肩窝,伤重身亡了。
除了刘备集团,曹操和孙权手下,很多武力比较出色的猛将,也死在了战场,比如曹操手下,典韦战死在宛城,张辽被丁奉一箭射中腰部而死,徐晃被孟达一箭射中头颅而死;孙权手下,太史慈中张辽之计中箭伤重身亡,甘宁被蛮王沙摩柯一箭射中头颅死去。
值得注意的是,很多一流猛将都死在了战场,而很多武艺很一般,武力不高的武将,却能活下来,并且活到了最后。刘备阵营,就有三位,他们分别是谁呢?
本文只讨论演义。
第一位,马岱。
马岱是马超的从弟,也就是马超叔叔的儿子,马岱武艺不是太高,比起马超差远了。但马岱跟随马超征战,出生入死,在战场上,经历了那么多场硬仗,比如,潼关之战,但是都没死。
马岱跟随马超投降刘备之后,又跟随诸葛亮平定南中孟获之乱,北伐中原,经过了很多苦战,马岱也毫发无损。
诸葛亮临死前,秘密授计给马岱,在魏延作乱之时,趁其不注意,将其斩杀。马岱完成任务之后,就不怎么登场了。
马岱活到了最后,善终了。
第二位,廖化。
提起廖化,最先令人想到的一句话,就是“蜀中无大将,廖化作先锋”,大概意思是说,蜀汉名将凋零,最后都没有什么大将了,廖化出来挑大梁。
廖化从黄巾起义开始,一直活到了蜀汉灭亡,经历了那么多场大仗,能活下来,堪称奇迹。
要知道,在战场上,弓箭可不长眼,刀枪无情,很多武艺高强的猛将,都难免会死,何况廖化这样武力不怎么样的武将,然而,廖化居然一直活下来了。
廖化最开始占山落草,遇到关羽,想投奔关羽,而关羽不收留,后来,还是投奔到了刘备阵营,跟随关羽镇守荆州。关羽败走麦城时,廖化杀出重围向刘封求救,刘封不发兵,廖化只得去成都向刘备求救,因此没死。
诸葛亮北伐时,廖化跟随作战,曾追杀司马懿,夺得司马懿金盔,立下头功。
蜀汉灭亡后,廖化在迁往洛阳的途中去世,也善终了。
第三位,马忠。
孙权手下有个马忠,就是埋伏擒获关羽的那位,后来,被糜芳和傅士仁刺杀了。
刘备手下也有个马忠,这个马忠,虽然武艺平平,但是,身经百战,在战场上也没死。
马忠主要战绩,是跟随诸葛亮南征孟获,马忠虽然立下了一些战功,但是,污点是,在和孟获夫人的交战中,被俘虏了,不过,幸运的是,他没有死。
诸葛亮北伐时,马忠随军作战,马忠曾和张嶷一起,设下埋伏,内外夹击,击败魏国大将孙礼。
值得一提的是,诸葛亮北伐退军时,马忠和杨仪埋伏在木门道,射死了魏国大将张郃。
马忠虽然武艺不高,在战场上,也活了下来,最后也善终了。
三国演义中,孙坚手下的四大猛将是谁,哪个武艺最高?
东吴老主公是孙坚,他手下有四大猛将,一直追随着他东征西杀,屡建功勋。
这四位猛将是:程普、黄盖、韩当、祖茂。
咱们就通过各位猛将的战斗记录来分析一下,这四位猛将的武力值孰高孰低。
一、程普
除了历任主君之外,程普的威望在东吴军队中是最高的,他壮年追随老主公孙坚,又辅佐孙策开疆拓土,后又扶保孙权,历辅三代主君,久经沙场,劳苦功高。
程普的武器是一杆铁脊蛇矛。看一下程老将军的战绩:
1.汜水关一战,对阵胡轸,战不数合,程普一矛刺中了胡轸的咽喉,翻身落马而死;
2.砚山之战,程普对阵蔡瑁,战不数合,蔡瑁抵挡不住,拔马败阵;
3.砚山之战,程普保着孙策突围,路遇吕公,战不数合,一矛刺吕公于马下;
4.荆州东门外,程普来擒黄祖,黄祖逃走;
5.刘繇大营外,程普挑战,太史慈出迎,两将大战三十合,未分胜负
程普老将军还是相当厉害的,5战4胜,斩杀敌将3名,战斗效率非常之高,真是让人没有想到。
二、黄盖
黄盖也是早年追随孙坚的老部下,忠诚耿直,性如烈火,刚正不阿。
黄盖的武器是一对水磨钢鞭。咱们来看看黄老将军的战绩表:
1.孙坚率军回江东,路过荆州,刘表拦截,蔡瑁出阵,黄盖迎战,战不数合,黄盖一鞭击碎了蔡瑁的护心镜,蔡瑁逃走;
2.砚山之战,突围途中,两个回合生擒黄祖;
3.牛渚滩之战,黄盖对阵张英,战不数合,张英寨中起火,张英急退军;
4.会稽之战,王朗与太史慈交锋,王朗部将周昕助战,黄盖接住,正斗间,王朗军后大乱,周瑜和程普袭来,王朗、周昕退走;
5.赤壁之战,黄盖率火船向曹军进发,文聘来拦阻,被黄盖一箭射倒;
6.赤壁之战,混乱中被张辽一箭射中肩膀,落入江中。
黄盖总共参加6场战斗,有效胜绩是4场。老将军威武!
三、韩当
韩当也是最早追随孙坚的老队员。他比较多能,水战、马战皆精,兵器是长枪,也会使刀。
咱们看一下韩当的战绩:
1.邓城之战,孙坚与黄祖对阵。黄祖下令部将张虎搦战,韩当舞刀相迎。战二十余合,黄祖部将陈生见张虎力怯,飞马助战,被少年孙策一箭射中面门。张虎大惊,措手不及,被韩当一刀斩杀;
2.长江水战,曹操部将焦触驾船来战,韩当挺长枪将焦触刺死;
3.樊城之战,韩当与曹洪交锋,大战三十合,曹洪诈败而走;
4.合淝之战,韩当与周泰双战许禇,大战三十合,不分胜负。
韩当总共厮杀4场,有效胜绩是两场。
四、祖茂
在追随孙坚的老部下中,祖茂是最不幸的一位。他的武器是双刀,只参加过一场战斗,就壮烈牺牲。
1.汜水关之战,华雄夜袭孙坚大营。孙坚猝不及防,慌忙逃走,全军溃散。祖茂保着孙坚逃跑,见孙坚头上赤襀太显眼,祖茂就与孙坚交换,戴在自己头上,引开追兵。
祖茂将赤襀堵在残檐上,躲入林中,华雄追来,祖茂偷袭,被华雄一刀斩杀。
分析四人的武力值高低,程普的武艺无疑是最高的,战绩最好,还能与太史慈大战三十合不分胜负。
黄盖的武力值应与程普在伯仲之间,与蔡瑁一战,表现似乎还强过程普,但黄老将军的斩杀率太低,只生擒过一个黄祖,攻击力应弱于程普。
韩当的表现比较一般。二十回合拿不下黄祖手下并不出名的部将张虎,还要靠少年孙策的帮忙;与曹洪战三十合,曹洪诈败,很从容;与周泰两人都打不退许禇。韩当唯一的斩获是以自己精通的水战方式刺死了旱鸭子焦触。
祖茂就比较悲摧了,偷袭的状态下,在华雄马前都没有撑住一个回合。在孙坚四将中,他应该是最弱的。
所以,四人武力值从高到低的排序应该是:
1.程普、2.黄盖、3.韩当、4.祖茂。